农村疫情防控和农业稳产保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光明网1月7日讯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在会上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民以食为天,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农业稳产保供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毛德智表示,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近期专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于农业生产稳产保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出了具体部署,特别是对节日期间全国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应,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他介绍,近期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好生产。抓紧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生产,合理安排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速生菜、芽苗菜。同时抓好畜禽水产养殖,不同地区及时调剂余缺,保证市场供应。二是顺畅流通。优化通行保障措施,畅通“菜篮子”产品以及农资农机等等重要物资的运输通道,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证“菜篮子”产品运输车辆便捷通行。积极推进产区和销区对接。三是压实责任。首先是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监测预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健全应急保供体系,分级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能够及时启动应急机制,保证供给充足。在这个基础上,还特别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大家既要吃得上、吃得好,还要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毛德智表示,在做好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同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近期还派出了29个调研督导组,主要是调研督导各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和农业稳产保供的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地在抓农村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方面,都采取了统筹措施,有一系列的具体安排。从全国面上的情况来看,目前生猪、蔬菜等重点“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上市流通基本正常,冬小麦、油菜处于越冬期,农业稳产保供是有保障的。同时指导和动员基层及早做好预案,一旦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将通过组织动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等,为农民群众开展代耕代种、代养代管、施肥打药等托管服务,引导基层农民群众邻里之间开展相互帮助等措施,确保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应急保供工作预案,提早谋划做好农药、肥料等等农资需求调度,确保春耕备耕有序进行。”毛德智说。(战钊)
四川2022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首位******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杜成)10日在蓉召开的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23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四川2022年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首位。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525亿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白名单”项目贷款余额排名全国第二。
在过去的一年,四川金融业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区域金融改革发展再添新活力,实现成渝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白名单”互认,推动金融支持示范区建设。改革创新试点持续深化,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推动金融机构支付手续费累计降费14.3亿元,手机号码支付示范村(点)数量居全国第二。
在2022年,四川金融业开展“跨境贸易投融资外汇便利化服务提升年”活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参与银企数量居全国前列,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办理时间由1小时减至5分钟,“两免一奖”汇率避险支持模式在全省地市覆盖率达90%。出台助企纾困外汇服务“七项举措”,全力支持涉外经济平稳发展。
会议指出,在2023年,四川金融业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加大对国内需求的金融支持,更好地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和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央行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强化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优化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服务,继续实施好金融助企纾困政策。
会议透露,2023年将持续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和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继续加大金融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专项行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