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再造一个新广东,民企如何发力?******
(经济观察)再造一个新广东,民企如何发力?
中新社广州2月3日电 (孙秋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超12.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广东,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亟需取得质的突破。近日,“制造业起家”的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制造业当家”,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
民营企业作为广东的生力军应当如何作为?业内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拼价格、拼土地、拼劳动力的粗放式增长已不可持续,广东民营企业要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国际化发展做全球生意。
过去五年来,广东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称,接下来,广东将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力争2023年广东全省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是推动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民营企业要关注这个大趋势,每家企业都应研究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做好文章。
沈明高指出,数字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通用技术,其广泛应用将再造生产流程。他介绍道:“数字化有两大痛点,首先是无形资产的投入,欧美无形资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了40%;其次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发挥规模优势,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这两个痛点如何打通,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王珺看来,从短期看,当下政府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把主业做好做精就是企业最好的机会。他进一步指出,营商环境是中长期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敢于投资首先要对制度有信心,营商环境要逐步朝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优化,给投资提供信心支撑和制度保障。
制造业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
“广东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甚至是商务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指出,广东企业不能只做全国生意,要做全球生意,公司的财务报表、沟通语言、管理模式、人才等都需要国际化。
当前,广东持续狠抓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吴育光透露,该省将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双增”行动,2023年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蔡仲光表示,民营企业技改需要政府赋能,用财力撬动,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减轻生产成本,这样企业在全球竞争、行业竞争当中都有优势。(完)
年底销售旺季出货量增大 物流企业接单忙******
央视网消息:随着一波波寒潮来袭,以及元旦春节促销季的来临,我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浙江桐乡市的濮院镇迎来了年底销售旺季。
在浙江濮院镇的一家服装企业的仓库里,200多万件冬装正在仓库里整装待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货品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运往全国各地1600多家门店。
企业在忙着发货,经销商也在忙着接待各地的客户。在濮院时尚中心,经营户杨建琴一边忙着招待客户,一边把今年最新款的羽绒服、高领毛衫等各类御寒服装上架。
记者了解到,进入12月份以来,浙江濮院镇冬装市场的日均出货量保持在1200吨左右,相比11月份增长近七成左右。
岁末出货量增大 物流企业接单忙
各家商户的出货量猛增,也让濮院镇的物流压力大增,不少商户为了提升发货效率,已经是三轮车、货车齐上阵,以保证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
沈跃苹是浙江濮院一家纺织公司的负责人,今年,由于海外和国内的客户在年底集中补单,最近一段时间,沈跃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紧盯发货物流。
线上订单的增长,以及直播电商的兴起,让不少像沈跃苹这样的商户更加注重订单出货的时效性。最近一段时间,当地不少货运司机也是加班加点,每天短途的接单量都超过了10单。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